再出精品,空调自助加雪种,轮胎充气一样简单,各车型通用。

小五子已经快3岁了,今年总感觉空调不太给力,南方已是炎炎夏日,尤其是中午太阳从头顶上直直得照下来,去年做了隔热感觉一点儿用都没有,有阵子甚至想把我的黑车车顶贴成白的。想想可能是空调要加雪种了,不知道店里加雪种要多少钱,怎么说也要几百吧?再说央视新闻曾报道现在车用冷媒大都造假,总是不让人放心,于是淘来工具自己搞。

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都是采用半密封方式,所以一般的汽车空调每年都会正常损失10%左右的制冷剂,我们只要每年定期给汽车空调检测补充制冷剂就可以了。

这是加注管和压力表,45大米:

下图是万能开瓶器,用来刺穿雪种瓶的。雪种的瓶口螺纹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规格,这种开瓶器可以开不同接口的瓶子,20大米,也可以根据雪种买专用的开瓶器,好用还便宜。

下图是雪种,就是冷媒,据店家说是美国原装进口的。5盎司,35米,普通补充一瓶就够用了。现在的车用空调所用雪种基本都是R134a,家用空调以及非常老的车型一般是R12或R22。当然现在有很多无良的店家使用R12或R22来冒充R134a。

准备加了,先测一下当前气温,这步很重要,不同气温下压力要求是不同的。才5月,真TMD热啊!这是开窗透气之后的,否则估计要有60度了。


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风机开到最大,再测空调出风口的温度。稳定在10.9度不再下降了。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在5度以下是正常的,高于8度就说明空调效果很差了。

呵呵,探头在这里。原车带的DVD,谁还有?

空调运转3分钟以后就可以准备加雪种了,先把开瓶器的顶针旋进去,不要露出来,注意:全程要启动发动机并开启空调至最大档。


把开瓶器装上雪种瓶,固定好接口,一定要密封,现在瓶口尚未刺穿:


打开机仓盖,找到空调的低压接口:一个标有L的塑料帽子。旁边还有一个标有H的塑料帽,那是高压接口,我们用不到。L和H的塑料帽是不同螺纹的,不可能接错。我们的L帽在这里:


把加注管旋上开瓶器,准备测压力,红圈的螺纹要拧紧:


管子的另一端接空调低压口, 拧下小帽子,接的方法类似洗衣机的水管接水龙头:




此时压力表即刻显示空调系统压力, 我的压力是32PSI:


空调压力正常应该是多少呢?这里有一个环境温度对应系统压力的对照表:
外界环境温度(华氏温度) 低压表的压力
华氏65对应18.33摄氏度 系统压力25-35PSI
华氏70对应21.11摄氏度 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75对应23.89摄氏度 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80对应26.67摄氏度 系统压力40-50PSI
华氏85对应29.44摄氏度 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0对应32.22摄氏度 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5对应35  摄氏度 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00对应37.78摄氏度 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05对应40.56摄氏度 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10对应43.33摄氏度 系统压力50-55PSI
以上压力表数值是理论恒温值。一般广大车主使用过程中请按恒温值中,偏小值到偏小值减去10PSI计算确定!注意压力并不是越高越好,超过指定压力会不制冷! 
我前面测量气温是35℃,正常压力应该是40-45PSI。
接下去准备添加了,先把管子里少量的空气放掉,这步很重要。还是这个图,把这个螺丝稍微拧松,听到放气声半秒种马上拧紧,管子里的气就放掉了。


接下去使劲顺时针拧下开瓶器的蓝色旋钮,要用力,旋到底这时瓶口被刺穿,然后把瓶子倒置,再反时针旋到顶,雪种就由瓶子放出。

 注:这时候压力表的刻度会显示最高到100PSI到110PSI,2秒钟后压力表的指示会慢慢降下来,回来原来显示的刻度上,这是正常的,因为瓶子被刺穿后,有压力出来,这几秒钟显示的是R134A瓶子中的压力,瓶子的压力被压缩机吸收后就显示为系统中的压力了!

轻摇制冷剂瓶,制冷剂气体会流入系统中,同时看压力表刻度,加到指定压力即可。 

观察到压力正常之后,顺时针旋紧开瓶器的旋钮,这时瓶口即被堵住。拆下管子,拧好L帽,加注完成。

如果一瓶不够,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加到指定压力。

加注过程有些紧张没有拍照片,见谅。
再看温度表,立杆见影啊:


继续下降中:


把风机开到1档内循环测得的最低温度:真给力!



是不是和轮胎充气一样简单?


注:加完一瓶后,如果没有到指定压力,但是空调出风口温度已经降到5度以下,可以暂时不加。因为即使再加温度也不会进一步降低,等次年再补充即可。压力表并不是严格标准的,一般压力只要在35-45之间,空调风口温度在5度以下,就是正常的。

PS,我的温湿度表显示的湿度值不准确,可能探头上有冷凝水所致,实际湿度不可能这么高的。



最后,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汽车制冷剂真相,触目惊心啊!

http://news.cntv.cn/society/20110703/1052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