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2009】顶级神油REDLINE持续放毒中...(20130608更新油样)

时间:2012年11月18日

地点:街边汽修小店

事件:小V初试顶级神油

换油时里程和时间:49898公里、四年零一个月。

    今天换的机油,是渴望已久的传说中的“神油”。

    什么机油?先卖个关子吧。

    这种机油,据介绍,是使用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油定制全合成机油和合成先进的添加剂。发动机油和齿轮油使用优质的酯基础油,而不会为削减成本而混入石油类产品,因为酯类基础油能提供极限高温稳定性和低粘度的优质油膜强度,产生更强的动力。

    这种机油含有POLY-ESTER:最顶级的多酯类基础油配方,拥有无以伦比的抗磨和极压保护ESTER酯类基础油无法从矿物油中提取,必须全部是化学合成,所以这种以POLY-ESTER多酯类油为基础油的所有产品,一定是全合成产品。

    这种酯类全合成发动机油为引擎提供最高级别的清洁保护,使用性能持久稳定的多元醇酯base. stocks添加剂合成制造,base. stocks具备独一无二的多等级特性,足以抵御高温、高负载等严酷的使用工况。

  这种酯类全合成机油性能全面超越市面民用全合成机油品牌(包括美孚一号、壳牌灰喜力、嘉实多冠军等)。在极限玩家苛刻的眼光中,他们的选择则是: HKS、 D2,、 SpeedMaster、 Motul和Redline。当中一种,是极限全合成机油的代名词,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王者!

    对,它就是今天换的传说中的神油--REDLINE 红线

——————————————————————————————————————————

***更多的详细的感受可看下面帖子:

【小白羊】红线一出,谁与争锋----REDLINE 5W30之初体验

http://img.chematou.com/1238/03002884e5571d4632950baa29ee4eb8.jpg

——————————————————————————————————————————

      容量: 1QT=0.946L

      级别: SN/CF

      黏度: 5W-30

      产地: 美国    

      保质期: 8-10年      

      更换周期: 7500-10000公里 (国内环境)

    主要参数:

Synthetic Motor Oil 5W30

Production Place:America

API Service Class: SM/CF

Vis @ 100°C, cst :10.6

Vis @ 40°C, cst :62

Viscosity Index :162

HTHS Vis, cP @150°C :3.8

Pour Point, °C: -45

Flash Point, °C :252

————————————————————————————————————————————————

    从上面的参数可以看到:这款机油100摄氏度时的运动粘度是10.6,和新版的美孚EP是一样的,但是HTHS却出奇的高,达到了惊人的3.8.(美孚EP只有3.0)。这两个数据说明什么呢?运动粘度低,在5w-30的机油里10.6的运动粘度基本是非常低的了,运动粘度低了,会让你感觉动力性、加速性有飞跃的提升。美孚epHTHS也就是3.0一般情况下,运动粘度和HTHS是成正比的,运动粘度高那么HTHS会相应的变高,但是这款红线彻底颠覆了这一说法,在运动粘度10.6的情况下,HTHS高达3.8

HTHS是什么意思?

H - hig (高等的);T - temperature  (温 度);H - hig (高等的);S -(超速度)。

HTHS ...高温高速。

HTHS代表的是抗剪切性能,说白了也就是油膜的强度、韧度。

这个数字越高,那么这个机油的抗磨性能也就越高。

    正比的数据让红线给颠覆了,那么这款机油也就是可以称为神油了。这个性能表现得益于红线的独特配方的添加剂使得红线有神油之美誉。

————————————————————————————————————————————————

——————————————————————————————————————————

    [附有关机油帖子]

什么是酯类油?

    酯类油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类高端合成润滑油,大约是二战时期德国人为了解决坦克机车寒带启动的问题而开发出来的,后来被广泛运用在航空等领域。渐渐地转用到汽车运动中。先从化学角度说一下枯燥的合成。酯类基础油是由有机酸和醇催化脱水而成。常用的有双酯,多元醇酯以及复酯。

    酯类产品含有羰基氧和醇基氧等多种形态氧原子,这是酯类合成油区别于一般矿物油的官能团,具有极性。而三类合成油以及PAO合成油的基础油都不含有这种基团。在润滑过程中,能在摩擦副之间形成厚的油膜对润滑效果很关键,含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更容易吸附在摩擦界面上形成有效的韧性油膜。而与此同样的功能,非极性合成油是通过外加添加剂实现的。从产品说明上可以看到诸如双酯、醇酯等字样,其实就是合成原料不同,反应机理大同小异。

    双酯是由二元酸和一元醇,或者一元酸与二元醇酯化而成。多元醇酯是由多元醇与直链或者具有短支链的脂肪酸反应而成。而复酯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酯化成长链分子,再将端基的醇或者酸酯化,最终得到高粘度的产品。从性能来讲,由于含有柔性较好的碳—氧链,所以酯类的最大优点在于宽泛的液态范围和低温流动能。就酯类本身而言,双酯类黏度较小,粘度指数比较高,其倾点一般都能够低于-60度。多元醇酯粘度比双酯大,黏度指数和倾点也不及双酯。复酯类产品由于粘度很高,一般作调和组分,用来提高油品粘度。
    什么东西都有两面性,酯类油也不例外,先说说优势:
    1.热安定性能好:单纯从热分解温度来看,双酯类油一般在280左右,醇酯类超过300度。这跟其分子结构有关,以新戊基多元醇酯化而来的全阻化酯,分解温度更高。
    2.极性结构赋予此类油特殊的润滑表现,容易吸附在界面上形成稳定的油膜,即使冷车状态也不至于完全回流,提供很好的低温保护。打个比方,相比于矿物油类润滑油,酯基的极性官能团就好比壁虎的吸盘一样吸在摩擦副界面,即使低温冷车状态下也不容易脱落。
    3.对添加剂的感受性较强。可以很好的与抗氧,抗磨等添加剂融合,协同。
    酯类油最大的劣势在于其水解安定性和材料的兼容性。由于含有极性基团,所以酯类油容易吸潮(用剩的记得把盖子拧紧了啊)。聚酯对纯水的稳定性还算不错,在酸碱环境下不稳定。由于机油中由于含有许多含磷,硫的添加剂,而且工作过程中会有磨损下来的细小金属颗粒,在金属催化下添加剂会产生酸性物质,进一步催化了酯的水解。酯类对某些结构的橡胶制品会有明显溶胀,也是其弊端之一。不过这些缺点都通过适当的改性添加剂缓解了。
——————————————————————————————————————————
    [转帖] 各种机油所用的基础油,排序按基础油性能来划分,由最佳开始排序。

档次 一:(适合拉高转,飚车一族之选)
美国Redline 红线=Most Ester
MOST ESTER=多酯类基础油,红线取名于转数表的红线区,顾名思义,很好很强大,进红线区车子的首选。

法国Motul 摩特=Not all are proper but believe V300 is Ester
MOTUL各种基础油都有,只有300V是酯类,是DOBULE-ESTAER,双酯。意思估计是越磨越爽。

档次 二:
美孚 Mobil 1 (第五代EP)=PAO +PAO150
美孚 Mobil 1 (第四代三重合成)=PAO+烷基萘+酯类油(近年部分型号更换为MSDW加氢异构化油)

壳牌Shell=Most are XHVI, there are some PAO's
Fuchs 福斯=Supersyn SL PAO+MC加氢异构化基础油   (OW-30 PAO 0W-20 Ester)

档次 三:
Esso埃索=EXXSYN 加氢异构化油
Castrol 嘉实多=10w-60 Hydrocracked(VHVI) (SLX 0w-30 PAO)
Total 道达尔=Some PAO, most hydrocracked(VHVI)
Valvoline 胜牌=Hydrocracked(VHVI)
——————————————————————————————————————————
酯类油的特性
机油大致分为5类:
一类油  低档矿物油
二类油  中档矿物油
三类油  精练矿物油(矿物油性能分值峰顶也就3分以内,算达标。)
四类油  PAO全合成( 诸如金美孚1号,灰壳等.性能接近6分左右,算及格)
五类油  酯基全合成,航太级别. (诸如红线、MOTUL等.性能8分以上)
——————————————————————————————————————————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
    以上两类都称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再剩下就是沥青)。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
    此类基础油原料和前两类是一样的,是现在市场上忽悠的最厉害的。代表性的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贴上“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而现在国内很多品牌也照搬。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在VHVI上又有了: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雪佛龙公司专利;MSDW(加氢处理一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壳牌公司专利,现在都称为合成基础油。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半合成油基本都是使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科技。
第四类,聚α-烯烃(PAO);
    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技术,系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的多。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
    一般称为脂类,就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酯类本来是有油性的,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而且酯类本来的极向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所以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
    但是酯类基础油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生产成本很高。而聚醚对水及油等比酯类稍好,但和矿物油及添加剂不易相容,同样价格也很高,所以无法广泛使用。
    聚α-烯烃(PAO)作为车用基础油对添加剂、油封材料、涂料及矿物油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是价位比较低,现在其实很多品牌都是使用美孚的PAO,就是不好意思说明而已。
    MOTUL 300V等脂类合成油其实属于赛车用油(美孚赞助的迈凯拉伦车队也不会使用金美孚一号0W-40;法拉利也一样),那是因为赛车不会在乎经济性能(MOTUL 300V 的价格和金美孚贵了一倍多),而且对相容性要求也不高(发动机,变速箱等也常换常修正)。MOTUL 300V的换油周期(一般要求1500公里就换)也大大小于金美孚一号。而MOTUL 300V等脂类合成油口碑也从改装车市场来的,这和一般车主的追求是不一样的。这也说明为什么三大品牌没把脂类合成油推向车用油市场,所以MOTUL并不是什么顶级品牌,并不是适合一般车主的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顶级汽车品牌不选用MOTUL 300V的原因。
——————————————————————————————————————————
美孚一号是PAO全合成油
    用PAO不能单独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因为存在两个原因:1.PAO与橡胶容合性差 2.PAO很难和添加剂相溶。所以目前的美孚1号采用三重合成,即四类的PAO+五类的酯类+五类的烷基萘。
    酯类既溶于PAO,又很容易与添加剂相溶,而且酯类具有天然的润滑能力,而对于橡胶件又能适当使其发涨,因而克服了PAO的缺点。烷基萘作为未来的润滑油基础油本身属于5类基础油,具有很低的凝固点和很高抗氧化性。因此为了达到高里程即1.5W英里使用周期的目的烷基萘也被调和到美孚一号。而且四类基础油具有天然的清洁能力,所以清洁性更不依赖于添加剂。
————————————————————————

*机油的性能衰减是否是机油的基础油分子链发生破坏?
    估计很多车友都是这样认为,其实这是错误的。 即使是到期更换下来的旧机油,里面的基础油中95%以上的分子链都没有破坏,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是如此。旧机油经过白土精制等处理程序,里面的基础油烃类分子还是完好的,再加上新的添加剂还能继续使用一定范围,在欧洲,尤其是德国,这个比率是65%。 机油性能的衰减和添加剂的损耗、燃料的稀释、积碳、油泥的混入、水分增加、酸碱值的变化有最大的关系。很多车友老是听声音判断机油的性能,其实很多时候是误导你的判断的,大多数2000~3000KM的时候感觉发动机声音不好听了,其实是城市路况下积碳过多造成的假象,目前的SL以上级别的机油,都能稳定使用10000~15000KM,跑跑高速,清除一下积碳,发动机声音又会正常的。
————————————————————————
*合成油基础油比矿物油有更好的抗磨性吗?
    一般人可能都认为:合成油由于采用了PAO或酯类基础油,因此会有比矿物油更好的抗磨性,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单就基础油而言,在没有加入添加剂以前,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是几乎没有抗磨能力的。机油的抗磨性是由复合抗磨添加剂提供,而和基础油无关。这也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现代发动机油的抗磨性能主要是由复合添加剂提供, 而基础油, 不论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都几乎没有抗磨能力。尽管矿物油中含有痕迹量的硫、氮和磷活性元素, 但含量太少, 不足以提供抗磨能力。PAO或酯也需要添加抗磨剂以补偿本身的不足, PAO与矿物油相似, 要达到相同的抗磨效果, 需要的抗磨剂量也与矿物油的需要量相当, 而掺和酯的发动机油则需要更多的抗磨剂。

 —————————————————————————————————————————

REDLINE红线全合成油品稳坐极限机油评测的头把交椅,绝对有底气。

附有关评测(转):
                             REDLINE vs MOTUL/300V评测

    MOTUL机油分双酯类全合成系列(就是MOTUL/300V系列), 还有低一等级的酯类全合成系列(比如MOTUL/8100系列), 以及更为低级的半合成系列推而这里是极限评测, 所以直接选取的是MOTUL/300V机油。300V是MOTUL的顶级系列, 要比8100/5100系列等要高级很多(MOTUL 8100系列及以下系列的, 就没必要在这里比较了,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而REDLINE没有半合成系列, REDLINE的机油都是POLY-ESTER多酯类全合成系列,所以这里只比较REDLINE和MOTUL 300V顶级系列。
    上述两款机油REDLINE和MOTUL 300V都是极限机油的王者......

    这里从更细致的部分来分解对比这两款机油:
1,
MOTUL 300V是双酯类油技术, 酯类单位是2. 而REDLINE是POLY-ESTER技术,(POLY-: 多; ESTER:酯类) 多酯类油技术,酯类单位>=2。

2, 新油测试:
    新油测试分三项: 抗磨能力(以磨损面积越小越好), 抗磨损阻力, 和承受压力(能承受压力越大越好) 在这三项评测中, REDLINE以3个满分(5分)全面胜出, 而MOTUL 300V测试: 4.5/4.0/4.0, 也表现不错. 这两款机油都有非凡表现....
3, 旧油测试: (旧油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目, 可以全面考察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的衰竭表现)
    旧油测试分四项: 抗磨能力(以磨损面积越小越好), 抗磨损阻力, 和承受压力(能承受压力越大越好), 斜板室温流速; REDLINE的旧油的变化相当均:4.5/4.0/4.5/3.5, 四项得分中, 2项接近最高分,2项处于中高等级, 而MOTUL 300V的得分:2.5/3.5/3.5/4.5, 4项测试有点参差不齐, 尤其是在旧油抗磨表现方面测试中. REDLINE大大胜出, 标明REDLINE机油在使用了相当长时间后, 仍然能提供无以伦比的抗磨保护, (甚至同MOTUL/300V新油的抗磨性是一样的, 更要强于某些品牌的极限机油), 表明REDLINE的机油衰竭非常慢, REDLINE机油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小...而MOTUL 300V在旧油测试中, 抗磨损能力仅仅为: 2.5(比REDLINE的得分4.5要低比较多), 说明MUTOL 300V在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 机油抗磨损性能降低比较快, 机油衰竭比较快.而且其他MOTUL 300V同REDLINE也有些差距...
4, 路面测试
    REDLINE和MOTUL 300V在路面测试中, 在8个项目(不含价格)的测试中,两款机油都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性能, 不相上下。
5, 价格评分
    这里的评分标准是: 单看价格的因素: 价格越高, 分数越低. REDLINE由于高昂价格的原因, 在这里仅仅得3分,而MOTUL 300V价格更平些, 所以这里比REDLINE要多得1分, 为4分可以想象, 如果REDLINE的价格下来以后, 一定可以获得一个好的评分..
总结:    REDLINE和MOTUL 300V,都是极限机油中的王者, 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油。 最后,REDLINE以4.12的总平均分列第一,MOTUL 300V以4.0的总平均分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