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olo快4岁了,伴随我围绕地球走了一圈半(原地踏步),6万2千多公里,也该好好慰劳慰劳,无奈经济危机,全球都不景气更不说个人了。好在开了十多年的车,也知道一些门路,也罢,自己动手犒劳犒劳小波。
事先去汽配城选购了三滤和机油,三滤是专业厂的,机油就是黄壳就可以了。任何汽车生产商都不会自己生产这些配件,全车基本上电器件、装饰件、滤清器、油品、ABS总成、ECU总成、塑料件、轴承、减震器等,都是配套汽车零部件厂商生产的。发动机、变速箱、车厢总成等、才是自己设计生产的。
平时有事无事常去SSSS免费检测,有了问题分门别类区分,重要的在4S做,简单的自己动手解决。要了一张Polo的保养检查单,尽量对照检查,自己的车况自己还是比较清楚。
检查球笼防尘套有无损坏,看来情况很好。这是右边的,外球笼部位。
左边内球笼部位,有点点渗油,主要是球笼内的润滑油脂微微渗漏,不严重还不到维护的地步
滤芯
拆下机油放油螺栓
拆下用过的机油滤芯,本来应该在发电机上铺盖毛巾以避免旧滤芯取出时机油滴到发电机上,工人偷懒,这下发电机可就被润滑了,之间久了,灰尘积累会成油泥的,这就是不标准的操作。
取下使用过的滤芯和拆下放油螺栓后放出的机油,比较黑,看来机油的清洁效果还可以,发动机内磨损的杂质都在油底壳下面直接就排放出来了。
正面的,没有装保护底板,也没有被碰撞过。车辆最低处就是排气管的柔性连接部位,途中排气管的网状部位。
装回放油螺栓后,再装上新的机油滤芯,更换滤芯,一定要更换密封胶圈,旧的密封圈早已变形,舍不得换,最后会被迫换发电机。
我选的机油,SL级的黄壳。10W-40的机油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常年使用,比D4要高一点,Polo用够了,不必再烧银子换更高级别的。
一般注入的机油不到4公升,桶里会有余油,没有必要全部加注进发动机,查看机油标尺,只要在标尺标注的上下限之间即可。
Polo的汽油滤清器油管接口设计非常好,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卡口,这是拆除滤芯后的位置,两进一出的设计,在轴心外的是回油管,双头处黑色那支。
原厂提供的也是同样品牌的滤芯,看看滤芯中流出的汽油颜色,也不见得很浑浊,有那么一点,这可是一直使用93#汽油,跑了3万公里之后哦。
开了12年的车,每次换汽油滤芯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汽油嘛,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干净的。不知在号称油品质量很高的国家,更换滤芯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猜想,也好不到哪里去。
SOFIMA的铭牌清晰可见
三角臂胶套没有损伤,这是Polo最容易损坏的部件,换起来很费事,工时费比零件费高很多。
排气管连接处有漏气现象,无可避免,车车如此,无论哪个车系
传说中的羊角依稀可见,没打算把后鼓改成碟刹,这东西对我来说可有可无,不在乎了。
整理橡胶边,这一步比较关键,密封胶安装不好会导致灰尘不经滤芯进入发动机,变成磨合剂,对气门、汽缸壁、活塞磨损可就大了去了。
同拆解一样,在装回盖子拧上螺栓就好了。
现在检查冷却液,在规定范围内,不用处理,同样,制动液也如此,状况良好
灯光检查,远光、近光、雾灯,OK,远近光使用4300K的,比较白,雾灯少用,没换,一般卤素等3000k左右较黄
另外还有没拍片子的轮胎,前轮环纹离磨损点还有约1毫米,后轮的多些,估计还能使用1-1.5万公里,前后对换。新车出厂到现在还没换过轮胎。只是有只轮胎被扎过5次,其余的一点没事,郁闷。
发动机节气门经使用5053测试,开度为4.7%,在清洁范围以内,无需清洗,本次免除。
大功告成。
底盘的螺栓,在上次检查后,没发生变化,留着下次再做检查。刹车踢片连底座还有10mm,没有必要提前更换,SSSS的倒是忽悠过我几次,无奈,我提出3个问题让他们垭口:“1、大众规定踢片磨损到多少才需要更换?2、车辆的踢片现在有多厚? 3、为什么让客户提前换踢片?”
还想说一句,壳牌应该付俺广告费。